2010年6月20日 星期日

為什麼要支持熱線?(六) / 熱線義工福肥

我在熱線當義工一年半多,跟許多長久參與的義工比起來,還只是個嫩咖。
不過,我卻常常回想來熱線之前的我是什麼樣子,
國中的我偷偷喜歡女生的樣子、高中的我開始學當一個T的樣子、
大學的我終於在生活圈中看的到活生生的女同志的樣子、
畢業後當社工的我跟一群「瘋子」混在一起的樣子。

以前的我常發自內心覺得自己很幸福,很快樂,很知足。
不覺得走在街上參加同志遊行的人跟我有什麼關係;
不覺得參加轟趴被臨檢關我什麼事;也不覺得要去認識跨性別到底是什麼。
因為做同志是我的「選擇」、我的「事」,是私領域的。
有女朋友、穩定工作、家人關係心照不宣,這樣就夠了,夫復何求?
因為我沒有被強暴、被家暴、被辱罵,已經夠「幸運」的了

但是,
即便我的個性開朗、愛搞笑、喜歡認識人、親近人,
我還是無法打從心裡快樂、自在跟放心。
即便我是社工,希望有真誠互動、交流、為弱勢者與受壓迫者發聲,
怎麼我還是沒辦法把「我是女同志」當作一件稀鬆平常的事來講?
不緊張、心跳不要加速、耳根不要熱、不要害怕被否定和拒絕…

同志認同一直都是一件對我極重要,但卻不能談、不能說的事情。
T模T樣的外表一再提醒我是多麼地奇怪,不是一般人眼中所謂的那種女生。
我自認為生長在一個幸福的家庭中,但卻總是有這麼一股「不自在」。

我發現,從開始當T的那天起,我的生命和生活就強迫被一分為二:
女同志/長女、女同志/社工、女同志/大家眼中的我。
每天見到女朋友,回到租屋處,就像又下了一場戲。
好像是在扮演著什麼或掩飾著什麼,下了戲,才能真正做自己。
不過,在那時這哪會這麼輕易承認?

我常常在想,
如果我在國高中時可以不用一定要穿裙子;
如果我身邊可以看到很多跟我長一樣的人;
如果我可以在國高中時就聽到熱線的教育小組到班上演講;
如果我可以早點看到多一點公開出櫃的同志,做為我的認同目標;
我會不會能輕鬆一點?或自在一些?至少分裂不會這麼嚴重。

其實我早在大學就知道熱線了,但我從來沒能鼓起勇氣走進來。
因為我都會告訴自己:「我還沒有準備好參與『同志運動』」,
而且被人說是「搞運動」的肯定沒啥好事。
一直到工作三年多後回到學校念研究所,我才奔進熱線。
因為分裂久了,總是想反璞歸真,總是希望能有整合的一天。
總是想著要為這個社群也為自己做些什麼。
於是我會在這裡寫下這篇文章。

台灣只要還有任何一個人可能經歷我曾經歷的孤獨,
嘗過我所感受的感受,體會某種程度的分裂,就跟我一樣。

熱線就應該要存在。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