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0年7月13日 星期二

為什麼要支持熱線?(八) / 熱線義工小小海

政大陸仁賈前社長
政大前校務會議代表
小小海/郭海棠

好幾年來,在政大校園裡頂著同志社社長或是學生代表的身分推動性別議題,更冀求大家看見同志,至今仍然有許多人在努力。

對於許多人來說,不論是否對同志友善,同志對他們而言只是個議題,只是個在政大學生選舉時曾經吵得沸沸揚揚的戰線;可是,對於身為同志的我來講,同志不只是議題、戰線,同志是我的生命、我的故事、我的未來,自我小學五年級認知到自己的不同時就開始了。

陸仁賈,這個社團名稱並非空穴來風:同志就在你身邊,它或許是路人甲,但它更可能是你熟知、你認識的那位有名有姓的某位朋友-陸仁賈。我或者是你最好朋友裡,一定有一些是同志;我不知道他們是不是能夠跟你分享他的同志生命,但他們可能是給你最大傾聽與建議的朋友。

我到了大學才接觸到同志社群,有了幾個友善的異性戀好友,國高中的我總是選擇在朋友暢談心底話時靜默傾聽,沒有勇氣對他們說出自己內心裡面的同志心事;當時的我,沒有大學有那麼多同志的資源、知識,又哪敢把同志身分拿出來分享呢?當朋友開始討論讓他們怦然的女孩時,我只能選擇做一個敲邊鼓的支持者,默默為他們高興,或是尷尬地亂掰自己喜歡的女孩類型,打哈哈地帶過自己當下的不安。

成為同志諮詢熱線的義工時,認識了更多LGBT族群,理解了不同族群的處境,更藉著不斷到國高中、大學去演講,看見更多不同的同志學生,有些義工甚至到小學去講述認識同志、性別的主題;曾經,在下課時候,有一些小同志會跑來跟我們說謝謝,也有一些友善的異性戀朋友來詢問如何支持他的同志友人;我總會不小心被這種情景感動,因為多一點了解、認識,就能夠少一點誤解、歧視。

偏偏,也因為熱線深入且具體而微的努力,導致自身經費困窘的財務危機。事實上,熱線看似有龐大的組織,卻只有不到五個正職的人員在營運,非營利組織的熱線靠的是義工的熱誠付出。而該做的事情卻不能少,並且愈來愈複雜多元,因為同志不是個議題,而是個生命,我們不斷地會看見更多樣貌與需求。

各位友善的異性戀朋友們,我衷心希望你們踏出這麼一步,來支持台灣同志諮詢熱線,不若其他的組織一樣容易取得企業資金、政府資源,熱線仍舊默默地在少量經費裡發揮最大價值。甚至熱線也支持了許多不完全同志相關的議題,舉凡老人、家暴、同居,或是勞工、移工議題;當然,最具體而微的影響是,你身邊的同志朋友親人,能夠因為你的參與而活的更好,能夠在環境裡得到像你一樣友善的支持照應。或許,你可能忽略了,每十個人之中,可能有一個人是同志,而從小到大認識不下五百人的你,在不同的交情關係當中,理應認識五十位以上的同志朋友,卻何以不見他們呢?(此時,我想起了國高中不知該如何啟齒同志身分而選擇靜默的我)

當然,這篇文章也有同志朋友們會看見,想對同志朋友說,或許同志運動看起來離我們生活好像很遠,可是當我們做任何一個選擇、消費時,都在為這個世界的樣貌投票。當我們活出自己的同志生命時,別忘了當初自己的孤獨(甚至有些人遭受歧視)。當你選擇支持熱線的一刻,也正選擇自己的同志未來,更使同志友善持續的發酵。

沒有留言 :

張貼留言